空调除湿模式能够比制冷模式更节能吗?探究省电效果
其实,空调的“除湿模式”就是使整个空调处于除湿运转状态,此时室内机的风扇运转很慢,这是为了便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液体。一般空调在除湿模式下达到设定温度时,室外机会停止运转,以免冷凝器上的露水再度蒸发。
一般空调在除湿模式下达到设定温度时,室外机会停止运转,以免冷凝器上的露水再度蒸发。当空调开启除湿模式时,空调就会降低室内温度,此时的室内温度会“升高”,这就是空调的“除湿”模式。
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。空调的除湿模式更适用于梅雨季节。在南方湿气增加、湿度降低的情况下,相对湿度将减少。除湿模式更适用于南方雨季,当室内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,更适合适时调节室内湿度。当然,这两种模式下的耗电量是不一样的,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的耗电量高得多。
变频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时,且没有冷风吹出。压缩机连续运行60分钟后,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,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在冷凝器上凝结成水,同时空调会将这些水凝结成霜,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“除”出正常的室温数据。这是正常现象,不要担心。
除湿模式下,空调内机蒸发器因温度低,不会有冷凝水聚集,不会产生冷凝水。
普通空调只要除湿时温度设定适当,在除湿模式下发生的冷凝水会迅速蒸发,减少空调冷凝水的损失,不至于由于室内机蒸发器温度低,而是冷凝水排水管排水排到室外。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除湿模式,会导致空调蒸发器翅片上积聚的露水,当冷凝水在翅片上时,就会形成大量的积聚,导致空调冷凝水排水管的高差不能及时流出,而会在空调排水管的出口处积聚,从而产生更多的冷凝水,最终导致冷凝水泄漏。空调除湿模式下发生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流出,而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排到室外。
空调吹热风排水管的安装位置
空调吹热风排水管不排水。这种情况在安装空调排水管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,究其原因,或是因为空调的排水管的使用时间过长而导致排水管老化松弛,或是排水管弯曲,或是排水管的使用时间过长,这些都是会导致空调排水管出现问题的。
在安装空调排水管时,若是排水管的堵塞问题,以及排水管长期的排水管老化、曲折,就会造成排水管排水不畅,进而导致空调吹热风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