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空调开多少度最佳:保持舒适与节能的秘诀
1、注意室内外温差
无论是冬季,还是夏季,空调温度的设置最好保持室内比室外高8°C。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,人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,容易伤风感冒;对于老人和患高血压的人而言,室内外温差更不能过大。因为室内温度过高,人体血管舒张,而这时要是突然到了室外,血管猛然收缩,会使老人和高血压病人的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,极易诱发中风。
2、出汗时别对着空调吹
秋季人体汗液较充足,而且温度也比较适宜,所以在制冷水过程中,不要将温度设置太低。如果需要人体制热,可以将出风口往上调,这样出风比较柔和舒适。
秋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为26°C左右,一般情况下,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°C。如果温度相差过大,很容易导致感冒。
3、进屋10分钟后再开空调
有些朋友出了一身汗,回到家马上打开空调猛吹,这样有害健康。因为此时毛孔完全打开,还来不及闭合,容易让体温急剧下降,诱发感冒等病症。因此,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,应至少10分钟以后再开空调。
4、每隔1小时开窗换气
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,并且由于空气不流通,造成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差。因此应该注意时常换气,建议1个小时左右开一次窗,每次约15分钟。如果您开着窗户,建议您开窗户的缝隙不要超过两厘米,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,需要尽量控制开门开窗。
5、每隔1小时到室外喝杯热茶
如果能经常在空调房里工作,可以选择一些经常喝热茶的地方。
进入室内,应该到户外活动,多喝开水。如果太热,可加入开水,加速体内新陈代谢。
7、空调房里放盆水
如果您家有长时间不用空调,建议每隔1小时到室外喝杯热茶。因为空调的冷气是通过水蒸发带走热量,如果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体内就会感到不适。
8、空调的除湿功能要充分利用
有些朋友觉得用除湿功能太费电,而经常把温度开得太低。殊不知,人体在湿度大的空气环境下,被除湿功能所包围的,若不及时处理,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凝结,从而使人们感觉浑身燥热、眼耳目口鼻喉皮肤等处感觉干涩。
9、空调应该多喝水
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,顺着水管流出去,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。